形态描述
体长5.0—5.5mm,前翅长3.9—4.81mm。触角43—44节。下颚须长是头高的1.1倍。头顶在复眼后方呈圆弧状,稍收窄。OD是OOL的0.6倍,有时达1.0倍。背观复眼长是上颊长的1.6—2.5倍。后头脊背观中央广钝角状,稍弱,侧方下端稍后伸,与 V1后脊会合。上颊上小下大。口窝宽度是脸宽的0.3倍。颚距是上颚基宽的1.3—1.4倍,是复眼高的0.45倍。中胸盾片皮革状,盾纵沟深。中胸侧板具细刻纹,前缘、后缘及下缘细颗粒状,无明显的基节前沟。前翅3-SR脉为r脉的2.3—3.1倍,1-CU1:2 CU1-1为1:4;第2亚缘室长是高的1.8—2.1倍。后翅缘室向外不扩大,m-cu脉存在。后胫节长距长是后基跗节的0.3倍。腹部第1—3背板有细纵刻条和中纵脊,第4背板基半具细刻条,其余背板光滑。第1背板长是端宽的1.2倍。第2背板长是端宽的0.9倍。产卵管鞘长是后基跗节的0.44倍。
体色:红黄色;触角端部变暗。翅透明,痣及脉红黄色至褐黄色。但有的种群体黑褐色;触角(端部变暗)、唇基、上颊、颊、须、眼眶、前胸背板侧面近中胸盾片处,中胸盾片后部、小盾片、中胸侧板(基翅下脊处黑褐色)、后胸侧板、足(后足胫节端部色较深)以及腹部腹板黄色至浅褐色;腹部第1背板基部中央、第2背板中央以及第3背板基部中央组成一个大的黄褐色斑。翅透明,痣黄色,有一暗斑,脉褐色。♂体色较♀为淡,整个头部、中胸盾片全黄色至黄褐色。
体色:红黄色;触角端部变暗。翅透明,痣及脉红黄色至褐黄色。但有的种群体黑褐色;触角(端部变暗)、唇基、上颊、颊、须、眼眶、前胸背板侧面近中胸盾片处,中胸盾片后部、小盾片、中胸侧板(基翅下脊处黑褐色)、后胸侧板、足(后足胫节端部色较深)以及腹部腹板黄色至浅褐色;腹部第1背板基部中央、第2背板中央以及第3背板基部中央组成一个大的黄褐色斑。翅透明,痣黄色,有一暗斑,脉褐色。♂体色较♀为淡,整个头部、中胸盾片全黄色至黄褐色。
生物学
生物学:寄主有粘虫Mythimna separate (Walker)(毕节、佳木斯、崇庆、福州、昭通、文山、梁河)。被寄生的寄主两头萎缩,体节间膜膨胀而硬化;羽化孔在腹末背方,近圆形,直径约为1.0—1.5mm。单寄生。
国内分布
分布:黑龙江(佳木斯)、吉林(长春、二道白河)、浙江(西天目山、黄岩、凤阳山)、湖北(神农架)、四川(崇庆)、福建(福州、崇安)、海南(崖县、万宁)、广西(龙州、金秀、田林)、贵州(贵阳、毕节)、云南(昆明、昭通、新平、思茅、墨江、梁河、文山);
其它信息